陈栋帆|一条艺术|陈栋帆:把和妻子的日常画进画里,真实又甜蜜

骆紫妍, 一条艺术, 2023年7月17日

 

 

陈栋帆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,大学毕业不久,他便创作了杭州的大型公共壁画项目《忐忑》,收获了杭州市民的广泛关注和好评。
  
2018年在纽约,他又打造了一条61米长的街道壁画《龙与花之歌》,诉说着华人的移民历史,三个月内吸引了上百万的游客。《龙与花之歌》更是被美国主流媒体报道,话题度极高。
 
今年5月份,陈栋帆在上海的AIKE空间中,带来了最新个展《河流》。近60件绘画,总结了他最近三年的创作。我们在展览空间中,见到了陈栋帆。

 

陈栋帆:河流展览现场
AIKE2023

 

在上海的西岸艺术区,当观众走进AIKE的展厅时,会发现自己突然置身于一片色彩的海洋中。
 
在展厅里,几张超大尺幅的绘画,奠定了展览的基调;成组出现的小幅作品同样鲜艳浓郁。画面上各式各样的颜色,明媚、鲜亮、混杂,从展厅的墙面蔓延到空间中,宛若炎炎夏日的一个切片,饱含着旺盛的生命力。
这正是艺术家陈栋帆的最新个展《河流》。 

 

艺术家陈栋帆

 

开展的第二天,我们在展厅里见到了艺术家陈栋帆。他穿着一身黑色的衣服,戴着一副大大的黑框眼镜,头发却挑染成了大胆的粉绿渐变色。
 
实际上,这也是陈栋帆长久以来的一个习惯,每隔一段时间,他都会变换一种发色,从深蓝、紫红,到浅粉色、沙金色……似乎没有他不敢挑战的色彩,正如他的绘画一般。

 

 

陈栋帆:河流展览现场
AIKE2023

 

在展览《河流》中,陈栋帆带来了2020年至2023年三年之间创作的59件绘画作品,和一部自制的纪录片,其中记载了这些年的创作经历,也反映着艺术家的生活变迁。

 

创作于2020年的信件系列‍‍
AIKE展览现场,2023
 

墙面上的“STAY HOME”系列
同样创作于2020年疫情初期‍‍‍‍‍‍‍‍‍‍‍‍‍‍‍‍‍
AIKE展览现场,2023

 

整个展览由一组被称作信件的作品开始。这也是展览中创作时间最早的一组作品,诞生于2020年初。
  
陈栋帆回忆:“2020年初春,我在纽约时遇上了全球疫情大爆发。整整有三个月,我们都处于居家的状态。为了排解心中的无力感,我搜集了家里的绘画材料。最后找到了一些信纸和包装纸,于是由此开始创作信件系列的作品。

 

《瑜伽练习》,2020

 

困在家中无法外出,陈栋帆于是决定要将身边生活中的事物,融入到到画布上。
 
比如在作品《在可疑的战斗中》,出现了一个戴着拳击手套的牛油果人,这是因为陈栋帆每天早餐都会吃牛油果;而在作品《瑜伽练习》中,则有一只伸展双臂的白猫,这则是因为在居家期间太太会每天练瑜伽。
 
陈栋帆还强调,特殊的纸张也为作品又增加了一层含义:传统的信笺纸上,本身具有一个边栏,和一些竖直排列的线条。人物被画在框中,就像是被困住了,也呼应了当时的情形。

 

《在可疑的战斗中》,2020

 

将信件重新放大后的海报系列‍‍‍‍
AIKE展览现场,2023
 
展厅中,在信件系列的对面还有六张海报大小的作品,上面出现的画面和信件系列十分接近。2022年,陈栋帆决定在80信件系列中挑选出一部分,进行二次创作。
 

瑜伽练习,2022

 

我想知道两年过去了,如果我再重新去画这些信件,到底哪些记忆是模糊的,哪些还是能记得的。新系列有些变化,比如2020年《可疑的战争》中的牛油果人还是生的,到了2022年就变成熟的了。

 

《河流》,2022 

 

《河流》,2022

AIKE展览现场,2023

 

如果说小尺幅的作品是陈栋帆对形象、叙事的捕捉,那么大尺幅的创作,则是他对情绪的抒发与表达。
 
比如在展览同名作品《河流》中,就包含着陈栋帆对太太的情感。他介绍:《河流》这件作品比较特殊,是去年我在纽约完成的。那时我太太生病了,让我再次产生了一种无力的感觉。在陪伴她治疗的过程中,我想到去创作一张关于她的绘画,将我们之间的情感,将她的精神融入到作品中。
 
作品中,陈栋帆特地使用了一些金箔,在光线的照射之下,金箔折射出闪亮却温和的光。它也象征着两人之间的感情、经历,都是像金子一般,不会消散的

 

童年时期的陈栋帆

 

陈栋帆1982年出生在山东淄博。与许多艺术家的童年一样,陈栋帆从小也是一个爱画画的孩子。他还清晰地记得,自己小时候画的第一张作品,是在父亲喝酒后剩下的包装纸上完成的。
 
我在酒瓶包装的瓦楞纸上,临摹了连环画《岳云传》,结果大人们都很喜欢。后来每逢家里人生日或是过节,我都会画一些画,发现身边的人收到之后都会很开心,渐渐地就觉得画画这件事情会给人带来快乐。
 
尽管家里没有学艺术出身的成员,但是家人还是很支持他成为一名艺术家的梦想。而陈栋帆也不负家里人的期待,考上了杭州的中国美术学院,并前往杭州开始求学。

 

正在创作中的艺术家

 

陈栋帆的艺术创作以绘画作为主要的媒介,这是他渐渐探索出来最自在的表达形式。
 
虽然我在学校里面学的是录像、装置和空间造型,但是在自我追求的过程中,我开始思考为什么会来学艺术。慢慢地,我发现自己特别喜欢手握着笔的感觉。站在画布前,面对一片未知,展开冒险,这种体验令我觉得很踏实。

 

 

公共项目《忐忑》‍‍‍
杭州,2010
 
陈栋帆2008年从大学毕业,此后,他将绘画从纸张、画布,一步步拓展到公共空间中。
 
2010年,陈栋帆在杭州拱墅区的一栋五层楼高的建筑外墙上,创作了绘画《忐忑》。尽管这是他参与的第一个公共艺术项目,但当时已经引起了相当热烈的反响。
 
《忐忑》完成的当晚就被路人随手拍下,发到刚刚兴起的微博,被大量转发,热度不退。随后,杭州、上海的电视台、报刊,甚至连中央电视台都对此次创作进行了报道,媒体将其形容为杭州最美墙绘
 
此后,在2011年,陈栋帆又在杭州创作了公共艺术项目《幸福在哪里》;2013年,他还在杭州图书馆为孩子们创作了一张大尺幅公共绘画《一座海岛:玩具垃圾场》。值得一提的是,在河流展览现场有一件唯一的黑白巨幅绘画《归去来兮》,就是艺术家时隔十年后,在这件彩色作品的基础上再次创作完成。

 

 

2023年初,陈栋帆时隔10
重新回到杭州的工作室进行创作

 

有人用涂鸦艺术来形容陈栋帆的创作,但他却解释:我喜欢涂鸦艺术家身上的精神,但我不是涂鸦艺术家。我很欣赏涂鸦艺术家基思·哈林(Keith Haring)的理念,叫艺术为人民服务,其实这是咱们中国人的一句话。

 

公共项目《龙与花之歌》
纽约,2018,摄影:林沛超

 

而在陈栋帆创作的一众公共艺术项目中,获得了最多关注、报道的,当属2018年他在纽约唐人街创作的公共项目《龙与花之歌》。
 
陈栋帆记得,那段时间他一直在琢磨如何将每个人身上独特的精神、气质,通过绘画来表达。刚好我了解到了纽约中国城里,有个公共艺术项目正在招募艺术家。于是我想到,可以把绘画研究的范围放得更大一点,连接到整条街道的历史与精神上。

 

公共项目所在的宰也街

 

在查阅资料后,陈栋帆发现,公共项目所在的宰也街(Doyers street),有着一段残酷而血腥的历史。
 
我查到这里是美国中国城最早起源的一条街道,但它也曾被人们称为血腥之角,因为在过去,这里常常是黑帮发生冲突的场所。后来,顺着这条街开始,我了解到了很多中国移民文化。渐渐地,我想到可以用表达爱与和平的方式,来让美国的公众关注一下中国华人的移民文化。” 

 

正在创作《龙与花之歌》的艺术家
纽约,2018

 

以此为灵感,陈栋帆将这条弯弯曲曲的61米街道,转化为一条由抽象的色彩而打造的巨龙。在8天的时间里,艺术家在街道上来回行走,即兴创作,让原本的黑色沥青路面,逐渐转化为了写意、浪漫的壁画作品。

 

壁画被恶意泼洒上了黑色油漆

 

在被损坏处创作的艺术家

 

而在创作过程中,还发生过一段不愉快的小插曲。画到第四天时,当陈栋帆再次来到宰也街的创作现场,却发现前一天完好的作品,被人蓄意泼上了一滩黑色油漆。宰也街上有很多华人经营多年的老店,我记得被泼了油漆之后,一位邻居大婶特地来安慰我说:在外面做事情,总是有人支持,有人反对的。这句话给了我很大的鼓舞。
 
重新振作后,陈栋帆决定将这摊黑漆,通过泼洒颜料的方式,转化成龙的一只眼。通过我的创作,让这个意外成为了公共项目中画龙点睛的一笔。

 

 

艺术家谢德庆在陈栋帆龙与花之歌的创作现场

 

最终,《龙与花之歌》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巨大反响。纽约市交通局统计,在三个月的展期中,共有150万人次来参观这幅壁画作品。
 
《龙与花之歌》项目也让原本沾染着血腥过往的街道,成为了2018年夏季,纽约的一次艺术嘉年华舞台。

 

陈栋帆与太太在纽约

 

目前,陈栋帆会在纽约和杭州之间两边跑,而他最主要的工作室空间,则在纽约皇后区的长岛市,离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的著名分馆MoMA PS1仅几步之遥。
 
尽管生活在繁华热闹的纽约,但陈栋帆依然保持着简单、规律的生活方式,每天去工作室都有种朝九晚五的感觉。

 

在阳光下有太多事情要做,2023

 

每天我吃完了早饭,就会和太太一起去家里的楼下的咖啡馆坐坐,喝杯咖啡。这也是每天我们进行交流的时间,我觉得这很重要。结束之后,我会自己坐地铁去我在长岛的工作室,这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,这时我会选择看看书,消磨一下。

 

陈栋帆在纽约的工作室空间

 

这段在地铁上打发时间的阅读时光,也总是能带给陈栋帆丰富的创作灵感。
 
2018年,那时他的工作室还在路程更远的布鲁克林区,他在坐地铁的途中,读到了英国作家毛姆的小说《月亮与六便士》。
 
这是毛姆以野兽派艺术家高更为原型而撰写的一部长篇小说,描述了一位来自英国的中年股票经纪人,为了追寻心中的艺术创作的冲动,抛下妻儿,远走他乡,投奔艺术的经历。最终,他定居在了在南太平洋上的塔希提岛,持续高产地创作,但也病痛缠身,病逝在岛上。
 

 

《月亮和六便士》完成后舞蹈艺术家王璨的即兴演出

之后有很多艺术家在工作室进行过演出

 

小说里面有一个场景让我非常的印象深刻。它讲到了艺术家已经失明了,但他把岛上所居住的房子的四面墙壁,全都涂满各种色彩和笔触,震撼了后来看到的人。我对此非常着迷,我觉得这应该是一个充满着精神能量的空间,很想亲自见证一下。
 
于是,陈栋帆在11天内,画满了当时所使用的工作室。从天花板到地板,上下左右全都被艺术家创造的色彩、笔触、线条所占领,不留一点空白。
 
当被问到在如此缤纷、跳跃的色彩中创作,是否会影响他对新作品的判断。他的回答是否定的:很多人都这样问我,但我觉得结果恰恰相反。在一个纯白的空间中,我会感到紧张;但在一个我自己打造的、花团锦簇的色彩花园里,我感到非常放松。

 

创作中的艺术家

 

如今,尽管搬到了新的工作室,陈栋帆还是会坚持每次在工作室,都画满6小时。工作的时候他喜欢听着音乐,无论古典或流行,都是他所喜爱的。
 
疫情逐渐过去,近期,陈栋帆也创作了更多的大尺幅作品。他解释:这三年间画的很多小画,很多都是因为条件有限,在家里创作时只有这么大的纸张。在画大的画的时候,好多的感受其实是这一览无遗的,所以说它不需要叙事,带着这种情感去画它,每张画其实都是一场冒险。
 

编辑:骆紫妍
责编:邓凯蕾
10 
/ 65